这次的星空之旅纯属巧合,本以为在北美事务繁忙抽不出时间,在出发前几天才决定把相机和脚架带上,当我发现7月底是西海岸旱季,才意识到这是拍摄银河和星轨的最好机会。匆忙上网搜索路线和行程,一下子从工作状态切换到了摄影模式。
自从5年前第一次拍摄野外夜景,就隐隐地上了瘾。是不是每一个男人都幻想一种征服旷野的生活方式,我不清楚,反正我是非常享受这种体验,当然,摄影这个爱好让我更加放纵了自己的寻野欲望。在旅途中,充满了没日没夜连续驾驶的疲惫和徒步冰冷黑夜的无助,每一秒钟都有回家的念头,想起家里温暖的床和咖啡,想起办公室的电脑和朝九晚五的生活。但是终究是坚持一路拍摄了下来。现在,坐在家中的电脑前,反而是怀念起旅途中的时光,电脑中的照片无论多么鲜艳总会慢慢在审美疲劳中褪色,回想起的是深夜漫步在草原上,露水触及肌肤的冰凉;是负重跋涉,肩头的酸楚;又或是四野寂静无声,自己砰砰的心跳声;这些旅途中的感官体验深入骨髓,时常在梦里浮现。这样的感受让我更深刻地感知个体的存在,也许这就是我痴迷于夜间摄影的原因
PS:和大家分享一些夜间摄影的小贴士
关于星月:
1.星星绕着北极星旋转,(北斗星就是我们所谓的紫微星,又称帝星。其实严格来说,它并不正对地轴,但偏差可以忽略。),在漫天繁星中要直接定位北极星比较困难,一般通过北斗七星的勺子延长线来定位。
2.星星在拍摄过程中是否移动与镜头焦段、星星方位和曝光时间有关,一般广角镜头曝光30秒以上就开始有轻微位移,超过一分钟就比较明显。
3.月升和月降的时间非常重要,就好像日出和日落一样。月相的亮度变化也不可忽略。没有月光的照明基本无法拍摄较远的风景。
关于拍摄
1.相机设施调整为屏幕亮度手动调暗、手动对焦、RAW格式、自动降噪关闭、自动白平衡、计时连续拍摄(如需后期合成星轨)
2.拍摄银河的参数一般设置为F2.8-F3.2,ISO2000-3200, 30秒-45秒,无限远对焦。
3.解决高ISO噪点的最佳方法是同机位接片。
4.布光是夜间摄影中最困难,也最有趣的环节;小至手电筒、头灯;大至闪光灯、头灯;甚至蜡烛、火把都可以成为合适的道具。
5.繁星点点的夜空固然壮丽,但如何寻找合适的拍摄主体来和星空背景融合是照片成功的关键。
一个人的旅途
星空下,旅途中
风车谷的日与夜
旅途中的日与夜,无穷的驾驶乐趣
日夜一瞬,斗转星移
开始一段旅途,关于星星和月亮的旅途。一个人,独自行走在静谧的黑色深夜,带着一双寻找荒野的眼睛。抬头仰望,微弱的星光亮了起来,银色的月光洒满大地,如此美景怎能不让人感动膜拜。这一次,疲惫的肉体经历了修炼,迷失的灵魂获得了大自然的救赎。
旅行的意义